第1次感觉到病毒离自己那么近,还是在今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之中。那时候德先生在上海,我们所在的小区是一个非常大的小区,在小区内有很多邻居相互都认识。在3月底开始封闭管理之后,很多信息都是靠小区内部的各个微信群来进行得知的。这就特别符合信息传播学中的点对线、线对面、面对体,最后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矩阵。
那时候孩子有两个玩得比较好的同学,都在小区之内。但是在封闭的没过几天,就传出了他们被感染的消息。那时候上海的方舱医院床位还不多,这两个家庭只能自我封闭,在家进行隔离抗疫。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就如同感冒发烧一样,同时也伴以味觉和嗅觉的丧失。但是仅仅不到一个星期,家庭中就全部转阴了。等到120救护车要拉人去方舱时,因为他们转阴逃过一劫。
在这其中还有比较神奇的事情,每个家庭都是有着4口人,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孩子。但是最终每个家庭只有三个人被感染,另外一个孩子与他们同吃同住,一直没有被感染。这也是到现在为止,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当然上海的成人和学生最少都已经接种了两针疫苗。
那么在解封之后大家相互谈谈,到现在为止,问过几次有没有后遗症。他们这两个家庭6口人都没有任何后遗症,味觉和嗅觉也恢复了,也没有感觉到呼吸道和肺部的任何不适反应。后来推测是不是因为没有去医院治疗,就在家里服用药物,多喝水,最终转阴,期间所用的所有药都没有激素类,所以也就不产生后遗症。
另外这可能也与人的岁数以及基础性疾病有无相关联的。这两个家庭都是中年夫妇,带着上小学和初中的孩子。相对来说体质都是不错的,营养也均衡的,也没有任何的基础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等,所以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后遗症。
个人认为如果被感染之后治疗好有后遗症,可能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是在医院服用了激素类的药物,产生的后遗症有关。一方面是自身有着基础性疾病,相互关联产生了后遗症。另一方面主要是身体虚弱或者年纪过大,病毒对身体的危害性过大导致的后遗症。
病毒并不可怕,致死率现在也很低,所以大家也不要太过恐惧。有后遗症的比例应该非常之少,就当作是一次比较严重的感冒吧。
新冠治好的人都说没问题,那是在宽慰自己,鬼才知道有没有后遗症和身体影响。如果真什么事都没有像大感冒一样,那么国家为什么那么重视,政府心里没数?什么高风险,中风险,隔离,疫苗,消毒,封闭,黄码红马,48小时核酸报告,全员核酸等等……整那么复杂干嘛?不如任其自由发展,反正和感冒一样。说句不好听的话,得了新冠的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心理就是我倒霉了巴不得大家跟我一样,这样才显得公平。所以别自欺欺人了,大家还是严防严控小心为好。